「若要論親疏,晉王是本宮的王兄,李素還是本宮的親侄子呢。」
楊氏臉色大變,顯然也是知曉華陽公主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。
沈棠一直不曾言語。
她的目光直勾勾地盯著我,好半天,她才緩緩道:
「母……殿下,自古以來,哪個權貴男子不是三妻四妾?世子已經及冠,身邊有女人也是正常……」
沈棠頓了頓,才柔聲道:「那女子為世子生下庶長子,世子都不曾將她納進府,可見那女子在世子心中的分量,也不見得有多重。
「臣女年歲已經不小了,若是與世子退了親,再重新議親,又要耽擱許久……」
說到這里,沈棠的面上多了幾分委屈。
「況且京中的權貴人家,大都知曉寧平侯府的六姑娘與晉王世子定過親,若真退親了,臣女怕是再難覓得如意郎君。」
言下之意,便是不準備退親了。
14
我與華陽公主都以為,寧平侯府的人知曉李素已經有庶長子一事,會選擇退親。
可沒想到的是,沈棠依舊執意地要嫁進晉王府。
為了達成所愿,她甚至跪下來求了華陽公主,莫要將此事宣揚出去,免得污了李素和晉王府的名聲。
那日之后,楊氏去了一趟晉王府。
沒幾日,便有傳聞說兩家要將婚期提前。
上一世,我與李素的婚期是定在明年中秋之后的。
如今寧平侯府的意思,是準備將婚期提到年內。
也不知沈棠是怎麼說動侯府的人的。
華陽公主知道后,差人給沈棠送了套紅寶石的頭面,和幾匹宮里頭賞下來的料子。
一同帶去的,還有華陽公主的一句話——
「好自為之。」
寧平侯府同樣回贈了一套寶石頭面,和幾匹衣料。
聽嬤嬤說,這回禮是沈棠的意思。
華陽公主被氣得不輕,以為沈棠是在怪她多管閑事。
可唯有我清楚,沈棠恐怕是故意惹怒華陽公主的。
她怕將來華陽公主出事時,會受到遷怒。
所以才提前與華陽公主劃開了界限。
可華陽公主嬌養了她整整十七年,她卻不曾想過要提醒華陽公主……
著實讓人寒心。
15
李素與沈棠的婚期定在了兩個月后。
如我所料,寧平侯府并未給華陽公主府送請帖。
但華陽公主還是李素的姑母。
寧平侯府沒送的請帖,晉王府送了。
但這些我并不關心。
正所謂良言難勸該死鬼,慈悲不度自絕人。
該提醒的我與華陽公主都提醒過了,沈棠既然要自找不痛快,那便由著她去了。
眼下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操心。
聽華陽公主身邊的嬤嬤說,武安侯夫人程氏在出嫁前,與華陽公主便十分要好。
當年程氏出嫁的時候,華陽公主還親自去為其添妝。
這些年華陽公主雖身在江南,但與程氏仍有書信往來。
這個消息于我而言卻并非好消息。
上輩子,我只知華陽公主被牽扯進一樁大案中,卻不知具體內情。
后來我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后,也曾托李素替我暗中查了華陽公主一案。
可惜的是,他什麼都沒能打聽到。
并非李素不夠盡心,是有人故意地掩蓋了此案的所有信息。
那時李素曾說:「陛下在登基前,與姑母的關系最為要好,此案又是陛下親自審理,我想陛下特意封口,也是為了姑母的身后名著想。
」
那時我天真地信了李素的話。
可如今想來,圣上若真是為了華陽公主的身后名著想,京中的百姓又如何能夠得知,華陽公主被牽扯進了一樁大案呢?
16
李素和沈棠的婚禮辦得十分熱鬧。
晉王府和華陽公主府隔得不遠。
他們成親那日,爆竹聲和喧鬧聲幾乎就沒停過。
我在公主府里都被吵得有些煩心。
沈棠不知是為了炫耀還是怎麼,明明是她的大婚之日,她竟然還不忘派人給我送來了一盒喜糖,說是讓我也沾沾喜氣。
我冷笑著收下那盒喜糖,然后讓春信給華陽公主和駙馬也送了一些過去。
總該讓他們知道自己養了十幾年的養女是個什麼玩意兒。
華陽公主什麼都沒有說,只是讓人將沈棠用過的舊物賞給了府里的丫鬟嬤嬤們。
……
八月末,華陽公主派去查李素那個外室的人終于回來了。
那女子的身份確實大有來頭。
只是我沒想到,李素的膽子竟然那般大。
李素的外室名喚康若瑩,生母乃前朝太子的嫡長女。
前朝覆滅時,康若瑩的生母尚且年幼。
前朝太子的奶娘為了保下她,竟用自己的親孫女替換了康母。
前朝覆滅后,這位奶娘便一直帶著康母隱姓埋名,居住在離京城最遠的慶州。
后來康母及笄后,嫁給了慶州當地的一個富商。
李素少年時,曾游學至慶州。
他與康若瑩便是在那時相識的。
17
康母許是知道自己的身份,所以在知曉李素姓李,又來自京城后,便假借尋親的名義,帶著康若瑩隨李素回過一趟京城。
這親自然是尋不到的。
但康母將康若瑩留在了京城。